培养科研后备军 从本科生暑期走进实验室开
高校开展科研实习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科技前沿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更能让有志于科研的本科生有更多途径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今年已是学校第三次组织暑期科研实习,实习岗位逐年增加的同时,我们也在根据前两年科研实习的反馈情况对科研实习安排重新设计。”近日,西湖大学教务与学生事务部常务副主任陈镖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称。6月底,西湖大学暑期科研实习项目开放报名,42个实验室共开放78个实习名额,实习期为4周,主要面向国内“双一流”高校及海外知名高校大二、大三本科生。2019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要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强化科研育人功能,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如何发挥前沿科技对高校教育的牵引作用?国内高校加快了科研实习、课程改革等相关创新探索的步伐。沟通:初入实验室后的充分交流“时下热门的高精度3D打印、类器官培养,甚至是基于新冠病毒最新研究成果的课题……此次开放的科研实习内容具有前沿性与新颖性,能够更好吸引本科生参与科研实习,并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陈镖告诉记者,基于往年活动的经验,今年各实验室在项目设计上做了调整,为的就是让参与实习的学生在短期内有实质性收获。诚然,科研项目有一定的完成周期,在为期数周的暑期科研实习中,本科生难以深入参与,所以应合理安排科研实习内容,确保科研实习行之有效。“大二、大三的本科生一般都没有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基础理论知识也还在起步阶段。经过前两年的探索,今年我们在每个课题中都会安排一名博士生学长,指导实习生尽快进入状态。”陈镖介绍道,尤为重要的是,实习期间学校会邀请实习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学术活动,同时鼓励师生间、学生间密切交流,旨在培养他们对科研的兴趣,以及优秀的科研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未来可能要走的科研之路打好基础。业内专家认为,国内高校开展科研实习的尝试在持续增多。这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科技前沿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更能让有志于科研的本科生有更多途径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在陈镖看来,吸收本科生到实验室进行科研实习,是高校、师生之间互相适应的一个过程。“去年学校为期42天的暑期科研实习结束,仍有较多学生表示意犹未尽,部分参与的大三学生选择以访问学生的形式继续留在实验室完成课题。”探索:以正向激励营造创新环境除科研实习项目外,高校还应鼓励学生接触前沿科技、尝试科研创新。为此,日常教学和激励机制不能缺位。目前,许多国内高校也在自发地做出改革尝试。2018年,浙江农林大学出台《关于加快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2019年,该校共有152名本科生在高级别刊物发表了学术论文,论文作者可以凭借相应论文申请创新学分;部分收录于SCI或者发表在一级期刊、核心期刊的论文,经过论文作者申请和专家评审,可用于代替毕业论文。“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本科生,能在知名期刊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文,说明我国具备科研潜力的年轻学子大有人在。”浙江省科协副主席、浙江大学医学中心副主任田梅认为,如果在本科阶段能将他们的潜能发掘出来,引导他们及早地进入科研工作状态,对其个人成长未尝不是件好事。田梅表示,推动科研反哺教学,需要将科研思路融入到教学当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局限于教科书、教学大纲里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三五年内的发展方向,及时将前沿成果分享给学生,尽管这部分内容占据课堂比例可能不是很多,“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到一点:知识是动态的”。“需要注意的是,高校为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相关激励机制的出台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避免一刀切。”田梅说,有着扎实的调研基础的参与方式,如以学分制激励学生参与科研的方式,就能带动学生自然而然地主动参与科研实践,这种引导方向是正确的。至于细节如何优化,可以在实践中充分论证、不断改进。衔接:多举措壮大科研后备军今年5月,浙江大学提出要探索“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试点;同时,推动科研经费在育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促进资源向重大科研项目倾斜。田梅表示,去年10月发布的“本科教育改革22条”中,对强化科研育人功能提出了要求,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推动高水平科学研究提升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预计从2022年开始,西湖大学将小规模启动本科生招生。目前我们正在认真设计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暑期科研实习项目的举行也是为本科生培养做的准备工作之一。”陈镖说,西湖大学希望建立一套兴趣先导、寓教于研、因材施教、立足中国大地又与国际接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培养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今年5月,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计划通过4年左右时间,在专业学科综合、整体实力强的部分高校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探索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该指南再度强调关注学生科研兴趣、基础和发展潜力,完善导师制和学分制,优化学生遴选和动态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引导学生科学规划成长路径。在各方的努力下,本科生接触学科前沿、开展科研实践的环境体系越发完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