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违规对学前儿童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将入黑名单
人民网北京4月9日电 (孙竞、李依环)“幼儿园大班最后一个学期,都要去上课外衔接班,就怕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跟不上。”记者在日前的采访中发现,受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理等因素影响,许多幼儿被迫抢跑,提前进入“小学期”。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等。
调整小学一年级课程安排 将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
当前,幼儿园和小学分属不同学段,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往往面临着“上陡坡”的情况,适应起来相对困难。
如何将衔接的“陡坡”变成“缓坡”,让孩子有更长的适应期?《指导意见》明确,小学要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教育教学方式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
具体办法上,《指导意见》提出,国家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强化小幼协同,通过实施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帮助儿童顺利实现幼小过渡。
《指导意见》要求,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国家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要切实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现象,坚决纠正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的错误做法。
幼儿园不得设学前班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培训
在2018年印发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小学起始年级必须按国家课程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在此次印发的《指导意见》中,再次强调“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幼儿园满足需要的地方,小学不得举办学前班”。
面对家长的普遍焦虑与对孩子的过高期望,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超前培训,推波助澜;一些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迎合家长。针对此类不规范行为,《指导意见》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布置读写算家庭作业,不得设学前班;幼儿园出现大班幼儿流失的情况,应及时了解原因和去向,并向当地教育部门报告。
根据《指导意见》,教育部门将根据有关线索,对接收学前儿童违规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肃查处并列入黑名单,将黑名单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对办学行为严重违规的幼儿园和小学,追究校长、园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
确立一批幼小衔接实验区 2022年秋季学期全面铺开
根据《指导意见》要求,各省(区、市)要以县(区)为单位确立一批幼小衔接实验区,遴选确定一批试点小学和幼儿园,先行试点,分层推进。2021年秋季学期启动幼小衔接试点,2022年秋季学期全面铺开。
值得关注的是,《指导意见》还包含两个附件,分别对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和小学做好入学适应教育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强调,要根据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的特殊需要,围绕社会交往、自我调控、规则意识、专注坚持等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实施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入学准备教育应注重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方面的有机融合,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准备,更不应用小学知识技能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替代全面准备。
《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要求,小学一年级上学期作为幼小衔接适应期,实施与幼儿园相衔接的入学适应教育,合理安排一年级课程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强化以儿童为主体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为每个儿童搭建成长适应的阶梯,帮助儿童逐步适应从游戏活动为主向课堂教学为主的转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