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雪 发表于 2021-7-7 09:09:25

以职业教育赋能振兴发展

又是一个毕业季。还没走出校门的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徐望哲,已与沈阳拓荆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就业协议。与徐望哲一样,今年,我省有近7.5万名职业院校毕业生从校门走进厂门,实现“无缝对接”。

这是我省创新职业教育发展理念,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定制、定向”人才培养结出的硕果。

进入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被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近两年来,我省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服务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改革创新、特色发展,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辽宁振兴发展提供更多更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推动融合 盘活办学机制

“通过校企合作,今年9月,我将到沈阳地铁顶岗实习,一年后入职,就业已经不是问题了。”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学生孙世辰对未来满怀期待。

职业教育既要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也要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我省结合辽宁实际积极探索,确定了“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重点推进“引校进企”“引企驻校”,着力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2019年,我省提出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格局由政府办学转向企业办学为主,逐步形成以企业为重要办学主体的现代化办学格局,支持企业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等方式,参与公办职业学校办学。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引企驻校,与华晨宝马、沈阳地铁等企业合作开办“宝马班”“电客车司机班”等27个特色化订单班,年均培养学生1500余人,近三年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学院沈阳中德学院,积极推进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互相进驻,学生在学校和企业接受教育。学院每年招生200人,60%至70%的学生入学就被德资企业定制培养。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曙光汽车集团股份制共建黄海汽车工程学院,打造“校中厂”“厂中校”,探索出从“学工交替”到“订单+学徒”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

紧密对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需求,我省职业院校与新松机器人、沈飞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产业学院54个。

截至目前,全省高职院校共与800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对接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定制、定向”式人才培养,上一年企业订单培养学生近1.5万人,双元育人办学机制初步形成,校企合作进入新境界。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用人标准无缝对接,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实用性、针对性不断提高,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

优化布局 改善发展环境

下好职业教育“一盘棋”,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去年,在部省共建、整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中,教育部给予辽宁9项重大政策支持,我省承担54项具体改革任务,推动职业教育破除瓶颈、整合资源,形成部省协同推进的格局。

去年3月,《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方案》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确定了主要目标,明确了13项主要任务,制定了5项保障措施。

改革实施方案颁布以来,我省组织开展高职专业评估、大数据平台建设等具有“辽宁特色”的工作,进一步优化了职业教育体系和环境。

去年,我省在全国开创性地开展高职专业评估。紧密对接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需求,撤销不适应经济发展、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布点186个,新增智能控制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布点209个,优化了专业结构布局。

同时,搭建职业教育大数据平台,对职业教育在院校、专业、课程、实训、就业等方面进行动态监控和数据分析,全省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尽在掌握。

发展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是关键。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去年,我省筹措10.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扩容提质。目前,院校新建改扩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以“双高计划”建设为主线,带动大量资源、资金向职业教育聚集。

我省持续优化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环境,组建省级技术技能大师库,建设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评选百名“辽宁工匠”。沈阳、大连出台政策,全面取消人才落户限制,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畅通职称评审渠道,将高职院校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学校,中职学校职称评审权下放至各市。

深化改革 提升内涵建设

欲有大国工匠,需有大国良师。

近年来,我省深化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其中,开展职业院校校领导、教务处长、专业带头人及“双师型”骨干教师专项培训,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培养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学员才能更好反哺企业和社会。”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院长侯伯民深有体会。

“双师型”教师如何培养?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已作出示范。学校定期选派专业教师进入华晨宝马、西门子、米其林等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学习、掌握应用技能和新技术新工艺。同时,企业选派技术专家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校企互补共进,有效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应用技能。

目前,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国家级及省级以上专业带头人和名师26人,培养出方文墨、张文良等“大国工匠”和230余名全国和省市技术大王、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提升内涵建设,促进就业创业,1+X证书制度是我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另一项重要举措。前不久,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高宇成功找到了心仪的工作。他说:“多亏了1+X证书制度,让我择业有了更多选择。”

1+X证书制度是指在获得学历证书基础上,同时获得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实际效果看,1+X证书制度既夯实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又拓展了学生就业创业本领。“十四五”时期,全省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将转入常态化、系统化阶段。

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大幅提升的同时,我省职业教育在服务社会、脱贫攻坚等方面也显示出力量。两年来,我省持续开展职业教育服务百家企业工作,联系企业649家,订单培养2.3万人,对接项目成果转化金额4622.5万元;精准助力省内重点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扶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职业教育赋能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