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安次经济开发区的莉萨德科斯米尔(廊坊)汽车内饰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加紧生产,一批批汽车内饰部件装箱运往各地。 “感谢杨税务乡党委、政府的帮扶,帮我们协调解决了产品包装问题,才让我们的产品及时‘走出去’。” 德科斯米尔公司厂区负责人侯立强告诉记者,公司复工复产之初,受疫情影响,原订单单位不能如期交送产品包装,令公司十分着急。 杨税务乡党委书记郭峰了解到这一情况,及时联系辖区的一家纸箱厂,紧急增加订单,为德科斯米尔公司解决了燃眉之急。 在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这样“温情”的一幕在我市频频上演。各级党组织动员党员干部投身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一线,一手打好企业“疫情防控牌”,指导帮助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另一手打好企业“服务暖心牌”,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为精准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复工复产后,我市成立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19个部门30多名骨干人员组成的企业和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工作专班,下设9个专项工作组,统筹推进全市复工复产工作。同时,各县(市、区)分别成立工作专班,并将具体工作顺延至乡镇(街道)。坚持常态调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天调度复工复产情况,对各地复工复产情况实行日报告、日排名、日通报,组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现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先后20多次召开全市视频会议安排部署复工复产和经济运行工作。坚持协调联动,建立复工复产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市县乡三级上下联动、协调推进的组织领导机制,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和部门行业管理责任。坚持跟踪帮扶,积极落实市县两级领导包联产业、企业机制,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一线指挥、随时调度,动态掌握复工复产情况,一企一策协调解决员工返岗、原材料供给、资金周转以及口罩、消毒用品等问题。 同时,把保障北京域内企业顺利复工复产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联防联控,在人员流动引导、交通通道防疫、物资储备供应等方面协同配合、相互支持。着力保障在京工作人员通勤需求,积极与北京市沟通对接,研究制定环京县(市、区)“一信、一卡、一证”出入管理制度,只要三证齐全,即可顺畅出入。全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复工,京雄城际等4个铁路项目、京雄等4个高速公路项目、中俄东线(长岭—永清段)等3个油气管线项目工程集中复工开工。(记者 刘玉静) |